close

資產 13.png

 

攻殼機動隊 1995攻殼機動隊2:無罪阿基拉大都會老人Z回憶三部曲

焦點導演:今敏盜夢偵探藍色恐懼妄想代理人

 


 

  《大都會》是2001年上映的日本動畫,改編自手塚治蟲在1949年連載的同名漫畫,電影版又大友克洋負責腳本。但其實無論是漫畫還是電影,故事靈感皆來自於德國導演Fritz Lang在1927年執導的經典科幻鉅片《大都會》。故事描述在Metropolis這個未來都市中,人類與機器人共存,但是卻面臨階級不平等的問題。少女蒂瑪原本是一個被建造來操控國家武器的機器人,但她卻在過程中跟人類男孩健一產生了珍貴的友誼,一個是以公爵女兒的形象建造而成的機器人,一個是來自異國的普通人類,兩個看似完全沒有交集的人卻打破了階級與身份的藩籬,產生了羈絆。

 

metropolis-2001.jpg

 

  《大都會》的主題圍繞在「人類與機器人是否能夠和平共處」的議題上,其實與1927年的《大都會》主題差不多,但1927年的《大都會》更加深入強調國家階級差距懸殊跟極權的統治者這兩點,動畫版的《大都會》則是比較強調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情誼以及機器人的自我認同。1927年的《大都會》畢竟是一部真人的黑白默片,即使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它仍然是一部超大製作的史詩鉅片,動畫版的《大都會》相比之下比較帶有童趣,也是這次特輯裡面比較輕鬆易懂的故事。很多人可能不太知道這部動畫電影,但有看過的人大都是在小時候看的,我個人也覺得《大都會》的故事比較溫馨而且具有教育價值,是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動畫片。

 

1824269027725ddfcdbe380b1557b5cd.jpg

 

你可知道對我做過什麼最殘忍/就是你狠狠把我一夜之間變成了大人/奮不顧身的天真/瞬間化成一路走來的傷痕/我懷念我的笨/愛人/你太知道害一個人怎樣害一生/你在他 乾淨無菌主題樂園加進了壞人/可憐無邪那顆心/就是這樣不知不覺變得狠/狠得好歹不分」——林宥嘉〈天真有邪〉

 

  其實在看《大都會》的時候,深深感受到一種「大人的世界總是特別殘酷」的悲傷。這其實是一部從小孩的視角出發的電影,正因為如此它很純真,所以反而讓這部電影變得更加悲傷。蒂瑪和健一的天真無邪跟貪婪的上位者形成強烈對比,洛克雖然是反派角色,但是其實在暴戾狠毒的背後,他也只是一個缺乏愛與關懷的孩子罷了。

 

  蒂瑪明明具有自己的靈魂,卻因為身為機器人,就強行被國家當做軍事武器來對待。《大都會》雖然不像《攻殼機動隊》或《阿基拉》牽涉到很多哲學性的議題,但其實也是一部關於極權國家以及機器人自我存在價值的電影。片中有很多看了令人心酸的畫面,在蒂瑪快要掉下去的那一刻,對健一說的那句「我是誰?」,以及雖然不允許擁有名字,卻為了保護健一而被人類殺害的機器人皮羅,其實都呈現了機器人跟人類一樣具有溫度,而且跟同樣需要被尊重的道理。

 

p2554965841.jpg

 

  大都會在上位者看來是先進、安全又完美無缺的城市,但實際上卻滿目瘡痍。不只是人類,連機器人都有階級之分,低端的機器人只能待在地底下處理廢棄物,而被機器取代人力的失業人口也只能住在地底下,人類和機器人的對立與隔閡日漸擴大。其實不管是什麼階級、是不是人類,如果每個人都能多一點尊重,這些讓人遺憾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大都會》在視覺和聽覺上都是很棒的享受,大友克洋極度寫實震撼的背景搭配手塚治蟲簡單可愛的人物形象意外地並不衝突,在音樂上大量使用了爵士樂的元素,用輕快活潑的曲風,將《大都會》中「大人的貪婪 V.S. 小孩的純真」/「寫實的背景 V.S. 卡通化的人物」/「活潑的音樂 V.S. 悲傷的故事」等反差感推向極致。雖然在片尾最後的照片中,健一把蒂瑪修好了,而且實現了人類與機器人和平共存的美好願景,然而《大都會》依舊是一個以純真的孩童視角去描繪現實殘酷的故事,人類的未來是否可以像健一想像的那麼美好?我想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瞭解更多資訊↓

拾光Instagram帳號拾光FB粉絲專頁

                                                                                                      

2019.10.15

arrow
arrow

    維維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