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殼機動隊 1995|攻殼機動隊2:無罪|阿基拉|大都會|老人Z|回憶三部曲
《藍色恐懼》是今敏的第一部長片作品,改編自《竹內義和》的小說,故事描述從少女偶像霧越未麻原本是偶像團體CHAM!的一員,但在公司的半強迫之下轉型為演員,並逐漸迷失自我的過程。雖然這是今敏的導演處女作,但我認為《藍色恐懼》是今敏所有作品中最複雜,也處理得最精細的一部作品。電影主要可以劃分成未麻的現實生活、「未麻的部屋」的網站,以及未麻出演的電視劇《雙重束縛》三個部份。未麻其實想繼續當偶像歌手,但是礙於公司所迫就轉型當了演員,做了越來越多她並不想做的事之後,她的人格開始產生分裂,因此這三個部份剛好對應的是未麻的個人(自我)、偶像歌手(超我)以及演員(本我)三個身份。
演藝圈經常會牽涉到人格分裂的議題,原因在於「表演」本身就是一種多重人格的表現。舞台/鏡頭上的演員必須扮演另一種角色,因此同一個演員在鏡頭前/鏡頭後其實已經有兩種模樣。今敏一向擅長將不同空間的事件融為一體,為了表現出未麻的雙重人格已經到了人戲不分的程度,未麻拍攝的電視劇《雙重束縛》的劇情其實跟未麻的現實生活是完全貼合的,連劇中的台詞都可以跟現實做呼應(例如未麻不斷重複的那句「你是誰?」)。
按照今敏的說法,一開始用假面超人作為開場,其實是想表達這是一部關於「人的面具」的電影。近幾年很流行「人設」這個詞彙,不管是綜藝節目或是戲劇,每個藝人幾乎都會有對應的人物設定。跟假面的概念很類似,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的換裝遊戲一樣,每個人都可以為全裸的人物卡貼上不同的服飾,讓他成為不一樣的角色,不同的人設就像戴上不同的面具一樣,這就是所謂的「藝人」。
轉型做演員的未麻拍了強姦戲又拍了裸照,原本清純可愛的偶像「人設」徹底崩塌,這裡牽涉到所謂的「視線強姦」。雖然並不是真的被強姦,然而《雙重束縛》的編劇和拍裸照的攝影師看待未麻的眼神、以及這些事情給未麻的感覺,其實在心理上給未麻的傷害跟被真的強姦是一樣的。這些男性認為未麻這樣的二流偶像想紅而不惜裸露身體,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編劇的眼睛會被挖掉、攝影師也被刺中眼睛死亡的原因。
如果只是描述未麻的自我跟偶像歌手之間的掙扎,《藍色恐懼》的故事就會變得簡單很多,然而這部電影強調的其實是未麻從偶像「轉型」到演員的過程,也就是說已經出現了第三種人格,而且這第三種人格還是來自另一個人的幻想。原作者竹內義和讓今敏必須保證電影要有驚悚、二流偶像以及跟蹤狂這三個要件才同意改編,在這點上《藍色恐懼》可以說是我看過最驚悚又黃暴的動畫,而且結尾的反轉也非常震撼。
近年來因為網紅和直播平台的快速竄紅,探討藝人心理狀態的電影開始大幅增加,例如《黑天鵝》、蜷川實花的《惡女羅曼死》以及今年的國片《灼人秘密》都可以說是同類型的電影。但我覺得大家必須意識到《藍色恐懼》已經是20幾年前的電影了,當時網路甚至還不普及,而且也還沒有「酸民」這些概念,但是今敏已經意識到網路的影響力,將網路塑造成未麻的其中一種「人格」以及瘋狂粉絲的監視行為。
現在網路的世界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戴上了面具,藝人的心理問題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嚴重。未麻的房間原本應該是屬於她一個人的私人空間,但卻變成了被監視的網站,最後連在那個小小的空間中,她都不能做真實的自己。藝人無時無刻都在承受著大眾的無數道視線,那麼又有什麼時候他們能回頭看看自己呢?網路的面具也好、藝人的面具也好,其實本質上都不是壞事,只是希望在戴著面具過程中,我們都能夠做到不因為戴著面具就隨便傷害別人,以及不要丟失真正的自己。
↓瞭解更多資訊↓
20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