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 7.jpg

 

  2018 第 二 屆 拾 光 影 劇 大 賞  

  電 視 部 門  入圍名單年度Best 5 榜單+特別賞年度台詞年度編劇

  電 影 部 門  入圍名單年度Best 10 榜單+特別賞年度台詞年度導演

  專 題 文 章  2018電影總評2018電視總評影評?心得?傻傻分不清楚

 

  LGBT可以說是今年台灣最具有話題性和爭議性的議題了,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公投的關係。不過從電影的角度來看,今年也確實是LGBT電影大放異彩的一年,不只是台灣,國外也在今年冒出許多探討LGBT議題的電影。從今年年初的奧斯卡入圍名單開始說起,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非常受歡迎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img.jpg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Luca Guadagnino 導演|2017年 

 

  這部超高顏值的同志電影靠著清新自然的影像風格,以及兩人之間若有似無又轟轟烈烈的夏日之戀,一舉奪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我覺得《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跟一般LGBT電影一個很大的不同是在於它並沒有刻意去凸顯同性戀這一點,只是透過這段刻骨銘心的初戀去帶出兩個男孩在一個夏天裡發生的故事。其實我覺得這樣反而更能夠讓大眾接受同志議題,因為在《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其實並不會覺得Elio跟Oliver跟一般的異性戀情侶有什麼兩樣,甚至觀眾也可以感受到兩人之間那種微妙的情愫,而同樣心動不已(對就是我)。

 

Brody-Ladybird.jpg

《淑女鳥》Lady Bird|Greta Gerwig 導演|2017年 

 

  再來是今年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淑女鳥》,雖然這部電影的主題並不是同志議題,但是片中卻出現了一個同志角色Danny。其實《淑女鳥》之所以會那麼討人喜歡,是因為它很真摯地去描繪了高中生內心的迷惘,那個時期的孩子都會害怕自己跟同儕不一樣,所以為了融入團體之中會選擇拋棄自我。Christine選擇使用Lady Bird這個名字對抗父母,顯得自己是有自信而強勢的。同樣的,Danny也選擇隱瞞自己其實是個同性戀的事實,而跟Christine假交往,因為他不想因為同性戀這個身份而變成學校中的邊緣人。

 

love-simon-web-3.jpg

《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Greg Berlanti 導演|2018年 

 

  既然提到了《淑女鳥》,就不能不提到另外一部同樣以高中校園為背景,但是主題變成了同志議題的《親愛的初戀》。我一直覺得這兩部電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甚至可以說《親愛的初戀》就是同志版的《淑女鳥》。雖然故事的內容完全不同,但他們都點出了青少年之間那種害怕自己被孤立在外的心情。Simon在跟家人和朋友出櫃的時候也曾經產生了一些誤會,但是跟《淑女鳥》一樣,這兩部青春校園電影最後都找到了很可愛的方式讓這些誤會得以化解。雖然被批評說太過樂觀,但我覺得如果在校園時期都無法保留這些溫柔與包容的話,那麼出社會之後不就更慘了嗎?

 

4530da0a-e0bd-4197-be02-e5131fecda26.jpg

《她的錯誤教育》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Desiree Akhavan 導演|2018年 

 

  再來是以女同性戀為主題的美國校園電影《她的錯誤教育》,這部電影的重點並不是在同性戀者跟其他同儕之間的互動關係,而是把焦點放在學校這個教育環境中,女主角Cameron被丟掉「性向改造集中營」裡接受著異性戀思想的洗腦教育,最後與朋友們逃出這個集中營。這部電影雖然跟《親愛的初戀》一樣都是校園題材,但我就不會覺得它們很像,因為《她的錯誤教育》走的是一個比較批判性的故事,主要是在諷刺教育環境的洗腦跟誤導,反而更像是校園版的《飛越杜鵑窩》。

 

7afc3462a5bce2e2f55d63783fd9ab6d.jpg

《親密陌生人》Intimate Strangers |李在奎 導演|2018年 

 

  回到亞洲圈來看,今年反應不錯的韓國電影《親密陌生人》中同樣出現了一個同志角色英裴。在大家公開手機內容的過程中,英裴是個男同性戀者的事實也漸漸附上檯面。其實我們可以明顯看出英裴其實是被這群老友們有點排擠的對象,其他人相約打高爾夫球的時候沒有約他等等。在故事的尾聲,英裴說了一段很發人省思的話,他說他知道即使說出來之後大家表面上還是會給予溫暖的回應,但是背後卻還是會指指點點,我覺得他的這段話不只是從同性戀的角度,也是每個人與人之間相處都會遇到的事情。

 

maxresdefault.jpg

《誰先愛上他的》Dear Ex |許智彥、徐譽庭 導演|2018年 

 

  最後回到台灣,《誰先愛上他的》應該可以說是今年最受到矚目的國片,然而這部電影並不像之前入圍金馬獎的國片大多圍繞著社會議題或人性的黑暗面,而是一個很簡單的,關於「愛」與「道別」的故事。我覺得《誰先愛上他的》最成功的一點是它並沒有表明到底同性戀還是異性戀誰比較好,因為這件事情本來就無法被比較。透過劉三蓮和阿傑各自的故事,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其實都一樣愛著宋正遠,而他們也一樣正在學著跟他道別,這件事情不是誰先誰後的問題,也不是同性異性的問題,而是他們都一樣愛他。

 

  可以看到今年之所以LGBT議題的電影能夠如此受到重視與歡迎,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同志電影終於不再「自憐自艾」了。今年的LGBT電影其實都在闡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同性戀跟一般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在這些電影中,同性戀跟一般人一樣可以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一樣會對自己無法融入校園團體而感到焦慮、一樣會害怕別人的指指點點,但也跟所有人一樣擁有愛的權利。當這些同性戀議題的電影能夠脫離原本的圈子、跳出同性之內的同溫層,進而與世界、社會接軌的時候,才是LGBT議題真正從次文化提升到主流文化,而能夠被大眾接納的時候。

-------------------------------

2018.12.06

arrow
arrow

    維維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